星梦

心理学大揭秘:心理咨询就是简单的聊天吗?

       想必有不少人都有这个疑问,去咨询心理咨询师,却莫名其妙地聊起了天,而且主动还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,完全是不对等的一问一答式聊天,心理咨询师问什么就必须要回答什么,更有咨询过的小伙伴表示,那根本不是交流,是查户口。更糟糕的是,迟迟不见进入主题,想离开还不能单方面结束聊天。

       这大概就是作为患者的悲催吧,本来就害怕让别人知道,对一些不熟悉的人,尤其是不熟悉还强行交流的人抱有一种莫名的敌意,可没办法,身不由己,亲人非要说都是为了你好让你坚持你能怎么办呢?

       他们不是患者,自然体会不到那种被别人打听隐私的尴尬,关键是心理咨询师非常和蔼可亲,要是什么地方不配合,保管会追问到底。“亲,请你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好吗?”

       当然了,人身自由还是有的,一些不方便回答的问题也是可以不回答的,但问题是,长辈的一句“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啊孩子”说出来……你难道还当着人家心理咨询师的面闹脾气吗?想想都觉着尴尬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么,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在明知不受欢迎的情况下还要屡屡“犯禁”呢?其实和心理咨询师的这种所谓的聊天,就是心理师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。

       是性格问题还是心理疾病,只要通过“聊天”都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。心理咨询师也不想抓着一个问题不放,但奈何什么都不问的话不管是诊断还是开导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

       大家有没有发现,越是级别高,资历老的心理咨询师就越是“上道”,他们会尽量去避免问一些敏感和引起敌意的问题,而是从言行举止进行观察,或者做一些测试,从多方面进行判断。正因如此,级别越高的心理咨询师就越是和蔼,容易让人放松,判断也更准确,有很多高级心理咨询师还在治疗过程中和患者成为了朋友。

       有人可能会问了,只是聊聊天,做些测试就能断定病情吗?我想说的是,这或许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,但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。

       不需要仪器检测的时候,心理咨询师通常通过聊天和测试判断病情,这主要是取决于以下这几个方面。

       一,倾诉。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都缺少倾诉对象,他们往往将一些事情憋在心里一个人扛着,从不和人说。或许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试图找到倾诉对象,但毫无疑问他们失败了,所以这个倾诉对象只能由心理咨询师担任。但是,想让一个陌生人告诉你这些事情,那显然是不可能的,倾诉的前提便是两者至少要有朋友及以上的关系,而聊天,恰恰是增进彼此关系的重要手段。

       二,观察。观察咨询者的言行举止,特别是神情是否平静,性格是否孤僻,行为是否恰当,举止是否慌乱等。如果有了以上的任意一点,那就说明他的确需要心理咨询,当然这并不是说对方一定患有某种心理疾病,这只能说对方不是无故放矢,不是拿心理咨询师寻开心。   

       什么是无故放失呢?举个例子,比如说咨询者近期看到了一些关于某种重大疾病的报道,而他正好符合初期的某些症状,但去医院检查后却发现自己非常健康,可心底却莫名的慌乱,而且“病症”依旧存在,于是求助心理咨询师。

       这种情况,很有可能是被吓得,并不是心理疾病,所以自然不需要心理咨询。这也是防止一些健康的人“滥竽充数”,给心理咨询师增加不必要的负担。

       三,测试。测试里面往往有着关于正常行为举止的测试,来判断一个人的认知是否健全等等。让你分辨对错,做出选择甚至分析原因。当然,真正的测试是不可能这么简单的,但不管你怎么选,心理咨询师都会询问原因。而询问原因也不是简单地询问原因,心理咨询师往往会把问到的信息进行汇总,然后判断你的性格,之后还会和亲人确定。

       四,聊天。我们前面说过,聊天可以有效增进彼此的友谊,其实除此之外,聊天还可以得到一些隐秘的消息,比如说聊着聊着就不小心透露出某些事情,也许只是一个苗头,但这已经足够心理咨询师判断出某些事情了。

       将上面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后,心理咨询师将会给出一个比较可靠的猜测,然后试行

       一段时间,顺便观察一下效果如何,如果没问题的话,这个猜测就是最终的结果,如果有,还会进行下一步的信息收集。询问,猜测,论证,给出结果,这就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。


评论

热度(14)